成 俗
- 拼音
- chéng sú
- 注音
- ㄔㄥˊ ㄙㄨˊ
成俗的意思
词语解释
成俗
固有的习惯、风俗。形成良好的风俗。
引证解释
固有的习惯、风俗。
引《荀子·正名》:“散名之加於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。”
宋•王安石 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天下之人亦已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。”形成良好的风俗。
引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!”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。”
北齐•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,宾主往復,娱心悦耳,非济世成俗之要也。”
国语辞典
成俗
风俗、习惯。
引《荀子·正名》:「散名之加于万物者,从诸夏之成俗曲期。」
化成风俗。
引《礼记·学记》:「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!」《汉书·卷八一·匡衡传》:「故万国莫不猎赐祉福,蒙化而成俗。」
网络解释
成俗
成俗,是一个汉语词汇,意指固有的习惯、风俗。
成俗的字义分解
-
成
成 [ chéng ] 1. 做好,做完。 如 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 2.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。 如 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学成才。蔚然成风。 3. 变为。 如 长成。变成。 4. 可以,能行。 如 成,就这么办。 5. 称赞人能力强。 如 他办事麻利,真成。 6. 够,达到一定数量。 如 成年累(lěi )月。 7. 已定的,定形的。 如 成规。成俗。成见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 8. 十分之一。 如 增产三成。 9. 平定,讲和。 如 “会于稷,以成宋乱”。 10. 姓。
-
俗
俗 [ sú ] 1.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如 俗尚。风俗。习俗。约定俗成(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)。 2. 大众化的,最通行的,习见的。 如 俗名。俗语。俗曲。雅俗共赏。 3. 趣味不高的,令人讨厌的。 如 俗气。俗物。鄙俗。粗俗。庸俗。 4. 凡世间,相对于仙佛僧道。 如 俗人。世俗。僧俗。凡夫俗子。
成俗造句
1、学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、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,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。
2、我们暂停在语义的层次换句话说,暂停在语词约定成俗的地方。
3、以至后来周边百姓相沿成俗,只要是离家出远门,即使是选择陆路交通,也要赶来谒庙,点一炷平安香。
4、后世人直到今天,也还相沿成俗称南京为六朝故都。
5、然欲以化民成俗,请于百尺竿头,再进一步。
6、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,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。
7、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,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文章文集的题名,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,"五四"时期未见有无聊如此者,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,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。木心
8、且法令苛酷,赋敛烦重,强臣豪族,咸执国钧,朋党比周,以之成俗,贿货如市,冤枉莫申。
9、“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”,“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”。
10、广州周街都是凉茶铺,广州人代代流传、相习成俗,时至今天,凉茶仍然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。
成俗的相关词语
【成俗】的常见问题
-
成俗的拼音是什么?成俗怎么读?
答:成俗的拼音是:chéng sú
点击 图标播放成俗的发音。 -
成俗是什么意思?
答:成俗的意思是:①.风俗、习惯。②.化成风俗。